回顧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美股接連熔斷、失業率攀升、第一次油價負值、GDP負增長、金融市場動蕩不安……然而,疫苗研制成功、美國總統選舉塵埃落定、中國作為主要經濟體唯一實現正增長等等,又讓人們在新的一年燃起希望。全球經濟在2021年會有怎樣的表現?投資人應該注意哪些領域?近期,各大國際機構紛紛發布對新一年的經濟走勢展望,小派對其整理編排,以饗讀者。
預測1
IMF:
中國2021年的GDP增長率為8.2%
由于持續強勁的復蘇和2020年較低的比較基數,預計2021年中國增長率將大幅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中國2021年的GDP增長率為8.2%,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則預計為8%。世界銀行和中國社科院預測的增長率略低,為7.8%。
渣打銀行在最新的全球展望中預計,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加快至8%,并補充說,第一季度同比增速可能會激增至18%,這主要是由于去年早些時候歷史性收縮后的低基數。不過渣打也預計,隨著中國政府開始收回經濟刺激,整個2021年的季度增速可能呈下降趨勢。
預測2
摩根士丹利:
經濟將現V形復蘇,有利股票、企業債
在2021年展望報告中,摩根士丹利包括謝茨(Andrew Sheets)在內的策略師團隊表示,預期的V形經濟復蘇、新冠疫苗問世前景更加清晰以及持續的政策支持都將為2021年的美國股票和信貸市場提供有利的環境。出于對全球經濟V形復蘇的判斷,摩根士丹利建議投資者超額配置股票和企業債,放棄持有現金和政府債券,并拋售美元。此外,其預計市場波動性將下降,投資者應對大宗商品市場“保持耐心”。
預測3
花旗:
2021年美元可能暴跌20%
花旗集團分析師預計冠狀病毒疫苗的廣泛使用將有助于重振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并在2021年推動美元匯率下跌20%?;ㄆ旒瘓F表示,疫苗的分發將消除所有的熊市信號,讓美元沿著它在2000年代早期到中期所經歷的道路走下去。
除了疫苗突破的影響,美元還將受到影響,因為隨著全球經濟正?;?,美聯儲將保持鴿派立場,世界其他地區可能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以及投資者從美國資產轉向國際資產。如果隨著通脹預期上升,美國收益率曲線變陡,這將激勵投資者“對沖貨幣風險敞口”。在這種情況下,美元的損失有可能是提前發生的,“貨幣會更快地螺旋下跌?!?/p>
預測4
歐洲央行:
2021年歐元區經濟將增長3.9%
歐洲央行近期發布經濟預測指出,在經歷了三季度12.5%的超預期反彈后,第二波疫情及封鎖措施預計將令四季度歐元區經濟再度衰退2.2%,而2020年全年經濟降幅預計為-7.3%,較9月的預測值上調0.7個百分點。2021年一季度經濟將延續低迷走勢,但隨著疫苗取得積極進展、財政貨幣政策進一步加碼、外需逐步回升,預計2021年經濟將再次反彈,全年預計增長3.9%,低于9月預測的5.0%,而2022年和2023年有望分別增長4.2%和2.1%。鑒此,歐元區經濟預計將在2022年中恢復至疫前水平,到2023年實際產出將較2019年高2.5%。
預測5
高盛:
大宗商品將在明年迎來新一輪牛市
高盛發布2021年的十大投資主題,認為大宗商品將在明年迎來新一輪牛市,非能源類商品短期內就會上漲,能源類商品在冬季過后將迎來上漲。高盛指出,過去多年對傳統經濟投資不足,傳統大宗商品的產能有限。即便是在需求復蘇前景不確定的當下, 主要大宗商品的庫存已經開始吃緊。因此,高盛認為,隨著新冠疫苗大范圍上市引領需求強勁復蘇,大宗商品將在2021年迎來新一輪牛市。
上個月,高盛在另一份報告中指出,看漲大宗商品的三個宏觀趨勢因素為:更大規模的刺激措施、美元疲軟和通脹風險。
預測6
中信證券:
外資增持中國債券或放緩
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摩根大通債券指數年內均完成指數納入,富時羅素世界國債指數(WGBI)最快也要在2021年10月份開始納入,明年1~10月份暫時看不到大型指數的被動配置。預計明年美債利率隨著美國通脹逐步回升,中美利差大概率將有所壓縮,中國債券吸引力有所削弱。預計明年外資仍將有較大幅度增持中國債券,但幅度相對今年或有所降低。
預測7
國盛證券:
經濟不會過熱,動能從生產轉向消費
盡管國盛證券對2021年基本面趨勢的判斷相對樂觀,但必須也要認識到本輪經濟復蘇的非典型性:首先,本輪國內經濟得以快速復蘇,主要依托于生產活動的迅速修復。而這一方面依托于國內快速有效的疫情治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內外疫情形勢錯位之下,海外階段供給不足帶來的需求外溢。但行至當前,國內生產端已基本修復,后續經濟的復蘇動力將逐步由生產-投資向終端消費的過渡;其次,在基本面整體恢復的趨勢之下,還需要注意產業內部的結構分化。
預測8
中信建投:
新冠疫苗中國市場有望達到近千億元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2020年蒙上了一層陰霾。2021年全球疫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似乎只能依賴于疫苗的大規模接種效果,而這也需要一個過程。隨著國內外疫苗研發和臨床的積極進展,預期2021年能夠實現全球疫苗的大范圍接種,進一步控制疫情蔓延?,F階段國內市場有望達到近千億元,看好新冠疫苗商業化價值。
預測9
中金公司:
半導體、電子等科技硬件漲幅將在2021領先
數字化轉型方興未艾,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全球數字化轉型,疊加中國產業自主的努力,電子等科技硬件板塊仍是2021年結構性機會的重點。盡管有反壟斷等因素,中美作為大市場仍將繼續引領全球數字化浪潮。
預測10
盛寶:
中國數字貨幣引領資本結構性轉變
2020年10月份,中國人民銀行推出了一項數字貨幣試點項目,即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C/EP)成為人民幣、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版本。據了解,2019年,中國80%的付款是通過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兩種電子支付方式進行。中國央行希望在無現金化程度越來越高的過程中提高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效力。
作為下一步,中國即將開放該國的資本賬戶,允許海外人士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繼而減少海外投資者在貿易和投資中使用人民幣的主要障礙。